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學習心得

二. 學習心得

從剛開始的自我介紹中,我學習到如何問一個確切的問題,如何掌握一個語言訊息的重點,從老師的問話對談當中,讓我發現原來問問題是需要訓練的,從問題中可以展現出一個人的知識內涵,以及學問的深度。再者,重新介紹一個人的內容,要如何說的令大家感為興趣並且掌握到重要訊息也是以前曾未想過的。一開始覺得很困難,經過老師的示範,我們一次一次的練習也越能掌握到問話及答話的重點,我想這是很特別的學習經驗,以後在許多場合中一定都需要自我介紹,藉由這次的學習經驗,我深深體會到看似簡單的自我介紹,卻隱含了許多的教學動機。我想這是其它課程無法學習到的。接著我們進行了發音練習,從課本的知識中,學生的確無法馬上掌握自己的教學目標,或教學步驟,但經由老師指導後,讓我們了解許多步驟都是不能省略,並不能因為自己的知識不足而覺得步驟不重要就將其省略,每一個步驟都有其道理存在;從練習中了解到原來內省是練習發音的第一步驟,每一個發音都要去感受構音位置。在其中,老師也點出我們一般人的觀念,只有呼氣時我們才能發音,這觀念是錯誤的,原來吸氣時也能發音,然而,我們會認為發一個音,似乎每一個人的構音位置都相同,而其實並不然,例如發S的音,我們習慣用舌頭抵住下排牙齒,使維持細微的空隙,摩擦而發出S這個音,但是我們都忽略了,其實這只是個人習慣問題,我們也可改變發音方法,將其舌頭抵住上排牙齒,使維持細微的空隙,這樣也可以發出一個S的音,原來我們都被個人習慣侷限了,這也是相當有趣,也破除了以前因知識不足所造成的錯誤想法。
老師也敘述了一個故事,讓我特別有印象,老師說 :為什麼一個孕婦即將要臨盆,為什麼婦產科醫生需要一位耳鼻喉科的醫生來幫忙,這其中的關聯性,一開始真讓人無法理解,原來聲帶用力和使用力氣是同時間進行的,這又讓我學習到了一課。而在我這一組發音練習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有五秒的停止發音和憋氣,我在這期間干擾了學生 ,將其秒數讀出,後來經由老師的糾正後,才發現原來五秒的止息,是要讓學生感受發音部位及氣流的位置,很多步驟不只是課本上所要教導的知識,需要經夠專業有經驗老師的指導才能一一指出然後再加以修正,獲得其中奧妙的知識。所以我終於了解老師當初說的此課本真的是需要有能力的老師才能使用,不然是無法體會其中細微之處。再者,我們花了兩個星期做實驗儀器的報告成效,而我們這一組是關於speech tutor的組別,而我們發現speech tutor可以記錄使用者的speech contour,在與內建的native speaker的contour來做對比,不僅可以藉以檢視非英語母語人士的發音準確度,也可以明顯的看出各種語氣的抑揚頓挫的用法。speech tutor可以讓各種人士在家中矯正自己的發音,幫助最大的就屬於聽力與表達有問題的人。這個儀器可以透過內建的contour讓使用者懂得如何控制發聲的各種方式,例如鼻音的控制以及音調的高低。若只是用口頭的矯正,不僅表達方式過於抽象,對於聽力受損的人士更是無法有效提供幫助。內建contour資料庫相當的豐富,有各種長短不一的句子以及不同的語氣,已經提供足以一般日常對話的藏量了。另外,speech tutor也可以把各國人士講英文的口音實體化,有效的展現出不同母語國家的人民,在英語的發音上有著何種習慣,以及可能會遭遇到哪些困難。儀器所產生的資料可以使用在全球英語教學的發音課程上,當了解學生的發聲習慣,就能夠更有效的矯正學生的問題。
在部落格方面,我找的方向大多為自己的興趣為主。蒐集的項目大多以語言治療師為相關議題,也包含了語言治療師的應考科目,共六科包括了神經性溝通障礙學、嗓音與吞嚥障礙學、基礎言語科學、兒童語言障礙學、構音與語暢障礙學、溝通障礙總論。其中發現語言治療師所涉略的範圍很廣,包括治療因先天或後天所造成的溝通障礙、聽力及語言能力,協助病患建構與外界的溝通模式,讓病患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而且必須針對病患差異性,設計出不同的治療計畫及所運用的媒介,協助病患復健恢復溝通能力。這些資訊顯現出語言治療師的工作似乎不僅是一個醫生也是一個老師;從生理因素到心理因素都需要考慮病人的症狀。有位治療師曾說:「人是很精細、構造複雜的」,她說,縱使有原則、概念可依循,但個別差異還是很大,要如何抓住患者的需求,設計合適的治療計畫,成了最大的考驗。據我所知,語言治療師在台灣似乎還不是一個相當熱門的行業,各種學習資源的匱乏,反映了語言治療師在很多醫院中是處於孤軍奮戰的,或許這份工作不是一個可以賺大錢的工作,但是如果能完善治療自己的病患,我想也算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所以我未來會朝著這目標努力邁進,有朝一日成為一位好的語言治療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